海晏河清,以为瑞

我看《明朝那些事》的时候,还正在高中,封闭式管理的学校,看本闲书像做贼一样,做贼的滋味记得了,书的内容忘得七七八八,只记得明朝一堆奇葩皇帝,一个赛一个出彩。首先得承认自己的无知,毕竟把记忆交给互联网保管有些时日了,嘉靖、海瑞、胡宗宪、戚继光这一个个名字早先都是支离的,后来才羞愧的想起他们在一台戏里。 

为此,我打算最近把刘和平大大列为人生偶像,感谢《大明王朝1566》,在手侧佶屈聱牙的课程文献衬托下,这份精神食粮简直如珍馐美馔。

首先讲演员,讲人。那真是个演员不必面姣若好女,便有正气可以为神的时候,贴近中华文化质朴古拙的本色,起码可以看到整个剧组的努力。心血来潮去翻了翻豆瓣,发现褒奖之中的异议大多出在这书与史实有异,与经济规律有异等地方,看观众较真也是挺开心的,然而才疏学浅,我看到的还是人,虽然过程中还是有几处困惑,但都不打紧。

严正历史不是小说的主职,它是一种对生活的拔高,对人物的拔高,我看到有人批评说觉得刘和平美化了统治阶级,把嘉靖写的太神了,其实若这样算,刘和平美化了每一个人,里面阴毒如严世藩都有几幕令我心软。

再说嘉靖,陈宝国真的把他演神了,一个有点可怜,有点可怕,有点可恶,有点可爱的皇帝。正如很多人感慨的,明朝很多皇帝,真是不做皇帝更好些,事实上皇帝这个位置,任何人坐都不好,嘉靖自己都知道“贤与不贤,有时候都由不得他们”,一人之力揽天下权柄,那么人就不是权主,而是权奴(如今大多不是权奴,而是财奴)。因为真的很喜欢宝国大大,我接下去想说的人奴们,大概言辞是偏颇的,然而就算偏颇之言也想说。

大明王朝里主要有三方鼎力,宫里,朝廷和百姓,宫里是太监和锦衣卫,太监主戏,朝里是各党文臣,而百姓的代表则是海瑞,严格说起来,只有海瑞,是以总有人说刘和平拔高了海瑞的形象,他本是个不通时务的迂才,估计也没啥本事,就凭着一根直肠子直来直去,当不得如此清名。可我看完剧以后只觉得再高也没有关系,因为海瑞在剧里的代表已经不是海瑞这个人了。

虽然有三方,但在奴性这方面都可以一起说,封建社会里君权和父权是分不开的,剧里嘉靖几次自称或被称为天下君父,既是君又是父,最后驳海瑞的文官坚持的唯一观点也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所以海瑞骂皇帝老爹,甭管骂的啥,都是不对的。忠孝二字在统治思想方面是矛也是盾,然而我却越来越不想批判所谓的“奴性”。

我们受西方思想影响许久,以为人对自由平等的追逐是天性,这不假,但儒家君父思想能立千年不倒,也是有原因,因为人天性里对臣服的渴望,同样根深蒂固。渴望臣服,渴望不自由,渴望禁锢,这是人性里的惫懒,因为不自由就可不负责或少负责,有禁锢就有家,就有国,人的天性里其实什么都有,追逐自由的大势下,多的是屈从于被斥“思想不自由”的恐惧。

前段时间我和同学谈到粉丝文化,她无不夸张的说了一次她偶遇粉丝团追星的经历,说那些粉行为之怪诞荒唐,简直不可思议,而这些在她看来不可思议的现象不过是粉丝索要明星的签名不仅限于海报唱片这些正规产品,还有口杯,衣衫,甚至皮肤等等。非粉总有嘲笑,那些脑残估计觉得自家爱豆放的屁都是香的,谈吐之间总有种身为自由民的高傲感,还记得曾经媒体一度鼓吹过理智追星,以至于身边父母亲朋听闻你是追星族(仿佛一个新生种族)就勃然色变。

我当然不是在这里鼓吹各位粉丝为了爱豆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伤人伤己,这其实是一种极端了的不负责,然而当你愿意为一个人或者一个信念规训自己的时候,如果这种规训能让你变得更好,甚至万一不能变得更好,也不该被嘲笑。

扯远了,来说嘉靖君父与他的臣民(奴),嘉靖并非万方偶像,而是他的身份,那是一种精神象征。

那是一种思想统治的实质具化。所有思想自由者都是大德,因为能克服内心无迹可寻无家可归的彷徨,这种事情少年时难做,老了也难,总而言之难就是难。我之所以说剧里海瑞的形象被拔的再高也不为过,也是由这点开始的,然而海瑞并非思想自由者,在嘉靖斥他“无君无父,弃国弃家”的时候,那小眼神不要更难过,以及最后听闻嘉靖殡天时的剧烈反应,都可以看出,海瑞心里有嘉靖,不只有,还情深。

就因如此,他站出来正面反抗嘉靖的举动才如此石破天惊,因为反抗嘉靖的时候,也在反抗一部分的自己。他不识时务,是,他政治能力欠伐,也许是,他看的不够深不够远不够隐忍,大概也是,才学也不够大学士们好,唯一依仗的是什么,是一个理字,一本大明律法。是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跟你讲潜规则,他清楚自己的服务对象,是一方百姓。

我看海瑞的时候,手边还有一本《摄影的意义》,里面引用了一个古巴革命军领袖切格瓦拉的例子,他死在了反抗帝国主义的路上,他的死亡早有预谋,被他自己以及帝国主义。纵使如此,他依旧张开手臂迎接,因为他窥见了那方真相——帝国主义的意义当时已经改变,早先它想要的是廉价的原料,可剥削的劳动力以及受控的世界市场,而今它想要的是一文不值的人类。

与海瑞同朝的人未必没有窥见这点,敢说的却不多,敢死的也不多。无论什么时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资源都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敢于直斥的人也不多,因为我们都觉得日子还可以凑活。

起码刘和平在剧里把海瑞塑造成了正义感的代表。正义感不论多么荒唐,浅薄,有勇无谋,都该令我们肃然。

那些轻视海瑞的看客,以他不会讲潜规则,不会“沟通的艺术”这一点,使我由感寒心,我甚至想起大概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旁敲侧击着对清高之人发表了另一番主流之外的看法,不同流合污容易,难的是出淤泥而不染,那些隐士隐了自己便宜,朝堂依旧没人管。老师是想教会我们适当的妥协,以达到想要的目的,别说政治,各行各业都如此。

这种结果导向轮错了吗?其实没有,可就因为没有,才更该令人反思。因为我们对潜规则的默认才使得潜规则大行其道,因为无数人屈服,才使得反抗如此困难。就算剧里海瑞无才无德,但他在所有人都逢迎顺意的时候站出来逆流而上,就只有这分勇毅在就够了,他是不完满,指责他的人却不配指责他。

能欣赏宰辅之才的人,我们当今一点不缺的,能欣赏海瑞的人,这个时代未免还不够多。

冲着当宰辅去的人,大多成了郑泌昌何茂才。

 

最后的闲扯:好的小说(就不说历史了)总能让人在其中看到自己,看到现在,那也是作者的苦心孤诣,刘和平现在是我的大大,我很少真正的感到羞愧,并不是说从来没碰见珠玉在前,而是很少有能感染我的认真,他用这份认真在塑造他的人文情怀,轻若鸿毛又重逾泰山的几个字,让我这段时间一度不敢轻易写东西。

还有大明王朝整个剧组,感谢所有演员,让我发现时间流逝的残忍,以及国产剧的尊严全在以前,每一个有天赋并且认真的演员都是文化瑰宝,整部剧很有文字感,也许有编剧就是作者的缘故,就像有画面感的文字难得,有文字感的影视罕见,也是这种文字感让我对这部剧肃然起敬。

再看现在....我只觉得毛骨悚然。世风不正,还有一些迎难而上的剧组,也是辛苦,有时候导演想认真也认真不起来,因为新生代的演员太多不堪重用,我有个同学之前在制片公司工作,谈起如今的电视剧演员,实在难掩嫌恶,二三流就敢耍大牌,再烂的片随口要价就是几百万,也就我们的市场吃得下去,我只能送这些“明星”呵呵二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穷。

呵呵!!!

评论 ( 12 )
热度 ( 113 )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Paradox | Powered by LOFTER